“活取熊膽”歸真堂的坎坷上市路
3年前的2013年4月,證監會宣布歸真堂中止審查,3年后,這家因“活熊取膽”而備受爭議的企業登陸新三板也前路渺茫。
5月14日,對抗歸真堂“站在最前面”的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“它基金”發布了一篇題為:《新三板確認歸真堂掛牌申請終止審查,但事情還沒有結束》的文章。
文中稱,“它基金”于5月9日下午收到全國股轉系統電話,通知他們福建歸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申請已經于4月初終止(府爺注:終止還是中止?)審查,文中還稱“這一天來得比我們想象的要快一些”,這意味著,歸真堂徹底止步于新三板。
新三板府發現,早在截至4月15日的《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在審申請掛牌企業基本情況表》里,就已經查不到歸真堂的相關信息。
歸真堂“上市”遭否
歸真堂成立于2000年,是一家以稀有名貴中藥研發、生產、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高科技中藥制藥企業。
公司稱形成了完善的黑熊養殖、熊膽系列產品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業務體系,擁有獨立的品牌、技術和完善的銷售網絡。
其全資子公司福建歸真堂生物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黑熊飼養、繁殖、科研為主體的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,為中國南方最大的黑熊養殖基地,目前主要利用人工繁殖的第二、三代黑熊獲取熊膽原料。
回顧歸真堂的上市之路,一路上都飽受爭議。
1、2009.11.19
歸真堂在《福建日報》發布接受輔導公告,正式開啟了向主板邁進的第一步。報道一出,隨即引發大量媒體及社會人事關注,批評質疑反對聲不絕于耳。
2、2011.02.09
《中國青年報》刊登《市場應對歸真堂“活熊取膽”亮“紅牌”》一文,輿論聲討之聲陡然加大。
3、2012.02.14
由全國政協常委馮驥才、歌手韓紅、作家畢淑敏、企業家李東生、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崔永元、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等72位各界知名人士聯合簽署的《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吁請函》,由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送交中國證監會。
吁請函反對歸真堂上市,認為“歸真堂一旦獲批上市,將引發社會各界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激烈爭辯,并可能對政府職能部門監管能力和公信力產生質疑”。
2012年,這場備受爭議的IPO歷經了社會對其幾乎持續整年的高度關注,最終在2013年夭折——巨大的壓力之下,歸真堂創始人邱淑花在媒體面前哭訴,“早知這樣就不搞上市”。
4、2013年4月
證監會宣布中止歸真堂IPO審查。
5、2013年6月
歸真堂在受訪時表示,目前不是IPO的最佳時機,在未來時機成熟時可選擇再啟IPO。
6、2015.12.14
帶著翻倍的黑熊數量,歸真堂卷土重來,這次他選擇了新三板,企圖從新三板曲線沖擊主板。
在收到掛牌申請函后,股轉系統高度重視,先后兩次針對歸真堂發了問詢函。2016年4月5日,股轉系統公布了歸真堂第二次問詢回復函。
7、2016.5.9
全國股轉系統回復它基金,歸真堂藥業掛牌審查已終止。
股轉系統追問合法合規性
根據歸真堂此前披露的公開轉讓說明書,該公司2013、2014年、2015年1-8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.72億、1.73億、1.04億,凈利潤為6929.40萬、6232.90萬、3296.49萬,業績增速明顯。
但是一個好的企業,除了自負盈虧,繳納稅收外,還應擔負起社會責任。歸真堂再三被推至風口浪尖,原因是其活取熊膽的方式受到社會方面的質疑。
在動物保護人士對歸真堂進行“反對”時,股轉系統也在追問:歸真堂,你的活熊取膽到底合法嗎?
其中包括子公司黑熊的來源是否合法,飼養黑熊是否依法履行相關程序;取膽行為是否合法合規、是否依法履行相關程序等。
由于新三板是歸真堂進軍國內資本市場的最后一線機會,因此歸真堂在回復時也格外細致。
針對股轉提出的關于“合法性”的問題,歸真堂亮出了“馴養繁殖許可證”、“福建省野生動物經營加工許可證”、“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”、“排污許可證”、“租賃房產使用權及土地承包經營權”等五大證書。
歸真堂并強調,自己的“活熊取膽”方式很“溫柔”。照歸真堂自己的話說,“這主要依賴于公司獨家的‘人工造瘺及活體無管引流技術’”。
從歸真堂的回復中我們不難看出,在輿論壓力面前,歸真堂也是想盡辦法扭轉公眾對于“活熊取膽”模式的認知。
在股轉系統的第二次質詢中,再次追問了熊膽相關產品的情況,其中包括公司在其直營店以每瓶 100 元價格銷售熊膽汁,藥瓶上沒有貼“中國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管理專用標識”,且公司未披露取得生產和銷售膽汁的審批文件;
公司在其直營店銷售沒有任何標識的木盒裝熊膽粉(每盒裝有4瓶0.25g/瓶的熊膽粉);公司直營店的宣傳資料、包裝袋等促銷物品中,包含有“至真金膽”、“建議使用人群”、“食用方法”等超出說明書的內容。
不過,歸真堂和主辦券商的回復卻不太能讓府爺信服,比如個別店員認知有誤、老客戶定制包裝、內部培訓資料變成對外宣傳的廣告等解釋。
歸真堂二次反饋公告中,引用的福建省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是:“存在部分不合規方面情節輕微,不屬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。”
實際上,在“人工熊膽”已經研制成功的前提下,歸真堂還堅持使用“活熊取膽”的方式制藥,這也是歸真堂幾度徘徊資本市場大門而不入的最直接的障礙。
“活熊取膽”的敏感、熊膽產品銷售的合法合規問題,使得歸真堂在IPO、以及掛牌新三板的道路上連番失利。
至于歸真堂是否會逐步縮小、甚至放棄活熊取膽的業務,或許還需要動物保護人士的長期爭取。
TOP
- 原創/
- 推薦
焦點企業
-
報團游澳洲簽證被拒 途牛旅游扣1.99萬團費游客質疑
來源:舜網舜網訊 春節期間報團游澳大利亞,沒想到旅行社代辦簽證被拒,行程泡湯,卻要...